(资料图片)
《科学报告》6月15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在炎热、晴朗的天气,及空气污染水平更高时,犬咬伤可能会变得更频繁,其程度可增加11%之多。但作者提醒说还需要更多数据和进一步研究确认这些发现。
此前研究发现,天气较热和更高水平的空气污染与人类、猕猴、大鼠和小鼠的攻击性增加有关。但还不清楚犬对人的攻击性是否同样有此趋势。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Clas Linnman和同事调查了8个美国城市(达拉斯、休斯顿、巴尔的摩、巴吞鲁日、芝加哥、路易维尔、洛杉矶和纽约)在2009-2018年间的犬咬数据。数据来自动物管理部门记录的可公开获取的数据库,或基于此前的犬咬伤记录。其中包括了69525次犬咬伤事件报告,10年中平均每天3起。作者检查了犬咬率和每日细颗粒物(PM2.5)、臭氧和气温水平的相关性。他们还评估了紫外线和降雨水平。
研究人员报告称,犬咬事故在紫外线水平高的日子里增加了11%,在气温高的时候增加了4%,在臭氧水平增高时增加了3%。相反,犬咬发生率在降雨水平高的日子里会轻微下降1%。作者报告说,在PM2.5水平较高时,犬咬发生率无变化。
作者提醒说,犬咬记录没有包括其他可能影响个体犬只伤人风险的因素,如犬种、性别或是否绝育。此外也缺失犬和被咬伤者起初的互动信息,如此人是否与狗熟悉。
作者总结说,这些发现似乎将高温和空气污染与多物种攻击性的关联拓展到了犬类。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和探索这一相关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3-35115-6